穷人熬夜,富人早起
我们总说“时间就是金钱”,但时间其实比金钱更公平——钱可以通过外力获取,而时间只能靠自己“赚”。
我们总说“时间就是金钱”,但时间其实比金钱更公平——钱可以通过外力获取,而时间只能靠自己“赚”。
纳瓦尔说:“即使每周在餐厅拼命工作80个小时,也不可能发财。要想获得财富,你就必须知道做什么、和谁一起做、什么时候做。”
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个人职业倦怠的双重影响下,“逃离办公室”已成为普遍的职场情绪。然而真心话是,简单的“裸辞”往往是从一个困境陷入另一个困境的开始。真正的自由,并非源于逃避,而是来自精心的设计与主动的构建。
深夜的城市逐渐安静下来,你刷着手机,不知不觉已是凌晨。这四个小时里,你本可以完成一份报告、读本书,或是好好休息为明天充电,但你选择了漫无目的地滑动屏幕。如果告诉你,这四个小时价值400元,你是否会重新审视这个选择?
前几天跟发小阿哲吃饭,他扒拉着碗里的炒饭,一脸愁容:“我这半年天天琢磨赚钱,从直播带货想到电商,从开小吃店想到做知识付费,光计划书就写了 8 版,结果啥也没干成,钱包比脸还干净,你说我咋就这么没财运?”
国际畜牧业博览会(Space)9月18日在法国雷恩落幕。博览会期间,组织者对法国农业部长热纳瓦尔(Annie Genevard)说:“必须倾听养殖户的痛苦”。
“人类的大多数问题,源于不能安静地坐在房间里思考。”这是帕斯卡留下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。在当今这个时代,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“快速反应”的漩涡之中。刷视频时,我们追求快速切换以获取更多刺激;做决定时,匆忙之下难以深思熟虑;追热点时,生怕落后一步;就连学习,也渴望
第一次看到这话时,我正蹲在小区门口吃煎饼,摊主大姐一边翻煎饼一边抱怨:“今天起早贪黑干了 12 小时,才赚了三百块,这钱也太好赚了…… 不对,太好难赚了!”
《穷爸爸富爸爸》作者讲过一个故事。他问一位年轻人:“如果有一座金矿,只让开采3天,你怎么最大化收益?”年轻人毫不犹豫:“我会拼命挖,3天不睡觉都要挖出最多黄金!”
昨看了篇文章,一个50多岁的中年女人负债200万。她说虽然自己上有老,下有小很难。但她不想被暂时的困难吓倒,她熬夜写文章。搞副业赚钱还债。
很多人之所以在职场或创业中反复受挫,不是因为不够努力,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。
加班到深夜,看着手机里下月房贷提醒,突然觉得亚历山大,明明比年轻时赚得多了,怎么反而更不开心了?陪孩子写作业时,忍不住吼完又后悔;跟爱人聊天,三句就绕到钱够不够花;偶尔想静下来看看书,脑子里却全是没做完的事。
他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,打造了一家又一家成功的公司,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创立了Epinions,在2010年创立股权众筹平台AngelList,被人们称为全球股权众筹的鼻祖。
人生 纳瓦尔 人生后半场 后半场 williamson 2025-09-13 11:42 5
1996年美国加州,服务员老王擦着盘子听同事聊互联网,嗤笑道:"敲键盘能比端盘子稳当?"同一时空的纳瓦尔却把全部积蓄3万美元投进了一家没人看好的互联网公司。二十年后,老王还在擦盘子,纳瓦尔却成了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。
就这二两银子的缺口,让你不敢躺平,不敢辞职,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。辛辛苦苦干一年,到头来也就落个“碎银几两,三餐有汤”,年年重复,永无出头之日。
我叔 58 岁那年被工厂辞退,蹲在门口抽了半包烟,说 “这辈子算完了,这么大岁数谁还会要我”。结果半年后再见到他,手里攥着个放大镜,正给人修老怀表,桌角堆着好几个待修的钟表,他笑着说 “现在每个月能赚 4000 多,比在工厂还自在”。
最近刷朋友圈,发现不少朋友悄悄改了头衔 —— 从 “某某员工” 变成了 “某某公司创始人”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这些公司大多是 “一人公司”。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国新注册一人公司数量同比激增 127%,平均每天诞生近万家。这股创业热潮到底从何而来?今天就来深扒
前几天同学聚会,当年睡我上铺的兄弟老张喝得满脸通红:“我在国企干了十年,月薪从 5000 涨到 8000,现在房贷每个月 6000,孩子学费 3000,活得像条被抽着转的陀螺,可我除了上班,根本不知道还能怎么挣钱!”